主关键词: 心肺复苏模拟人医学教学模型医学教学仪器医学教学设备医疗教学设备
您好,欢迎来到嘉大科教!您是注册会员?[请登陆],您是新用户?[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 正文

新闻头条

急救知识:4分钟救命绝招 “心肺复苏”全民学

来源:南方日报 上海嘉大心肺复苏模拟人网http://www.shyxmx.com    作者:嘉大    发布时间:2012-1-17 11:18:38
    每年春运期间,总会发生乘客晕倒、猝死之类的事件,而春节期间因大吃大喝、通宵玩乐或情绪激动、血压升高而“乐极生悲”猝死的报道也时有所闻。祈福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杨奇教授指出,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在黄金抢救时间内立即伸出援手,在事发现场徒手进行胸外按压,为病人进行心肺复苏,而不是盲目等待或送往医院,很多悲剧都是可避免的。

  杨奇介绍,美国心脏学会制定的最新国际心肺复苏新指南标准将心脏按压放在了第一位,排在人工呼吸的前面,降低了急救的难度,可极大地提高人们急救的积极性,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黄金抢救时间仅有4分钟

  研究表明,心肺复苏时间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人的心跳停止超过10秒,即出现意识丧失、突然倒地;超过60秒,则自主呼吸逐渐停止;超过3分钟,则开始出现脑水肿;超过8分钟,则出现脑死亡。

  医学统计调查发现,如果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抢救成功率为50%,最高可达54%;如果心跳停止后10分钟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可能仅为1%。因此,“4分钟”被称为救命的“黄金时间”。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

  而事实上,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目前最常见的现象是,家人或旁观者盲目地等待医生,或将病人送往医院,而不是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等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往往已经超过8分钟,此时抢救的最好时机已经耽误了。

  应普及全民徒手心肺复苏
  对此,杨奇认为,全民普及徒手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者的最有效方法,如果家属或旁边的人发现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立即施行徒手心肺复苏,一边打电话给医院,往往能抢救回患者的生命。

  杨奇介绍,在西方发达国家,心肺复苏术被作为全民急救常识普及,每两年进行一次重复培训,因此美国猝死患者的生存率较高,达28.7%。但在我国,只有大约不到人口1%的专业人员才掌握心肺复苏术,绝大多数人碰到此类情况束手无策干着急,从而造成猝死患者的抢救存活率很低的局面。杨奇强调,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意外事件的第一目击者,如果大家都能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在第一时刻徒手为病人进行简单的心肺复苏,类似悲剧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

  按压心脏“排第一”

  据了解,以往的心肺复苏顺序是: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而美国心脏学会公布的2010国际心肺复苏新指南标准已将这一顺序变为: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杨奇指出,时间就是生命,把胸外心脏按压提在第一位,主要为了避免延误首次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这是因为,胸外按压可以为心脏和大脑提供重要血流,而且对院外成人心脏骤停的研究表明,如果有旁观者尝试进行胸外按压,比较不进行胸外按压,可以提高存活率。而以往的A-B-C程序,胸外按压往往被延误。其次,救治顺序的改变可以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原有的A-B-C程序,最先进行的是开放气道并人工呼吸,面对各种呕吐物,很多人对此会有犹豫,如果把第一个步骤改为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人立即施救。

  ■急救步骤

  先动手,再动口

  1.尽快摆好体位:让病人仰卧在地面或是坚实的平板上,头部与躯干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不得高于胸部。如病人发病时处于俯卧或侧卧位,则应一手扶病人颈后部,一手置于病人腋下,使病人头颈部与躯干呈一个整体,同时翻动至仰卧位。

  2.心脏按压:按压区为胸骨体(前胸正中位置有一块纵向走向的骨头)中下l/3处,救助者身体前倾,双臂伸直,两手掌平放重叠,十指相扣,按压手手指展开,手心翘起,手指不要接触胸壁,然后把力量集中在手掌根部(借用自身上半身体重和肩臂的力量)按压病人。对成人每次按压宜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然后放松,但手掌根部不要离开病人胸壁。如此平稳、均匀、有规律地反复进行。一般成人按压频率为100次/分,120次/分为宜;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回弹”(双手肌肉紧松交替),注意不要对胸骨持续加压,这样可以改善按压效果,减少肋骨骨折的可能性。

  3.保持呼吸道通畅:先将病人头部转向一侧,将口内有可能存在的异物如呕吐物、痰液等清理干净,以防堵塞呼吸道。此外,还应注意病人是否有假牙,如有,则应取下。注意动作一定要迅速,以免延误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4.口对口人工呼吸:救助者跪于病人的一侧,用一只手掌边缘压住病人前额,并向下按,使病人头部后仰,打开气道。同时用拇指、食指捏住病人双侧鼻孔,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置于下颌,并将其向上提。救助者深吸一口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病人的口唇(注意不要漏气),然后平稳地将气体通过病人的口腔吹入其肺部。每次吹气要持续1秒以上。如果吹气有效,病人胸部会胀起,并随着气体的排出而下降。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着鼻部的手指。

  5.请其他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具体位置、电话号码、发生了何事、患者的情况)。

  6.按压-呼吸比例:胸外心脏按压次数和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即进行30次胸外心脏按压后连续进行2次人工呼吸。要求连续两次较快的人工呼吸,每次不超过3秒钟。

  7.检查脉搏和呼吸:每进行5遍30:2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后(约两分钟,称为一个心肺复苏周期),对病人的脉搏和呼吸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多人在场,每做完5遍,应换另一个人继续操作。不要轻易放弃,坚持直到医务人员来到现场评估和参加抢救。

  判断心肺复苏抢救的依据

  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现场判断最重要的证据是:颈动脉搏动消失和意识丧失!

  1.颈动脉搏动消失并伴意识丧失:用食指和中指触摸病人颈部两侧的颈动脉,感觉是否有搏动。注意: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防脑部的血液供应被阻断;触摸时间不可超过10秒。

  2.呼吸停止:将脸部贴近病人的鼻部,未能感觉有气流呼出,并观察病人的胸腹部,若无起伏,提示病人的呼吸可能已停止。

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通讯员 李梅
友情连接:心肺复苏模拟人  AED除颤创伤模拟人 心肺复苏训练人 气管插管训练模型

文章分类